(资料图)
根据国内媒体“观察者网”报道,5月11日,有不愿透露具体姓名的美国高级官员透露,美国总统拜登及其幕僚团队,正在推动与中国各层级官员的一连串会晤与电话沟通,以此试图来缓和中美两国的紧张关系,并且安抚欧亚地区的盟友,让他们以为“中美不会发生大规模局部战争”。
而且就算美国现在遭到中方拒绝,在美方看来也不是自己的错误,而是中方高层“顽固不化”,不愿和美国做过多接触的表现。不过有意思的在于,虽然美国这种策略看起来是主动与中国展开对话,但是肯定会让国内的反华势力认为这样做很愚蠢。有批评该策略的美国军事专家认为,这种示好策略只会让美国看起来软弱,对美国的战略构想带来了大量混乱。
对于美国此举,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当天回应相关报道时表示,中美两国之间一直都保持着沟通,关键问题在于,美方不能一方面口头上要对华沟通,另一方面却不断对中国打压遏制,也就是不能说一套做一套。汪文斌还强调,中国政府敦促美方端正对华认知,尊重中方的底线。很显然,唯有美国政府转变了对华态度,减少或者不再对中国展开打压,中美关系才有可能会走向恢复。
事实上,由于美国真丰富在联邦层面上是“三权分立”的状态,各大州政府层面实际上就是高度自治的“国家”,有大量权力分散、权力制衡的传统。所以就实际情况来看,拜登政府虽然名义上可以代表全美国,但实际的体制运作上却无法代表各州、参众两院、最高法院等,和中国展开“示好”接触。
更何况,美国军工资本集团,与其他传媒集团、金融资本集团都不一定想改善中美关系,其实美国对中国展开制裁,倒逼全球产业回流美国,对这些企业来说虽然存在竞争风险,但是他们也可以依赖反华战略来赚钱。比如军工集团可以利用一些“中国威胁论”的恐慌情绪,在一些国家销售军火,传媒集团可以恰流量钱,金融资本更是可以试图打击中国经济。
总之,拜登想要改善中美关系的努力没什么用,他甚至都无法代表那些隶属于白宫高层人员的利益和意志,比如财政部,五角大楼里的各大政治派系。所以这事儿该如何评价呢?我们都知道拜登现在很急,但是请他先不要急,因为急着改善中美关系也没有用,最起码,他应该先努力解除一些美国对中国的制裁才行。
那么拜登这么慌着找我们是为什么呢?其实原因很简单:财政部长耶伦想向我们推销美债,国防部长奥斯汀想找我谈谈战略互信的问题,美国科研与经济发展等相关部门希望中国放弃追赶高端产业链,继续维持现有的中低端产业链就足够了。但是这几点要求都很矛盾,中国不太可能接受美国的提议,那么美国会继续施压,直到我们同意为止,所以现在中美关系将继续这样矛盾下去。
更有趣的是,由于美国在军事上的对华包围相当失败,美国鼓动日韩想在亚太挑起事端,让亚太也出现一个“俄乌冲突”,但是韩国政府只是口头上讲讲,没有行动的打算和必要,况且尹锡悦得先把国内的全租房危机解决了,然后再谈如何军事围堵中国这档子事,倒是日本有动力有想法,但今天的日本不如以往了,根本看不出来有任何昭和时代那样的赌徒思维。毕竟,如果日本敢拿自己的全家性命赌一赌,说不定中日之间还能发生局部战争。
现在美国政府也不想亲自下场,毕竟现在美国真的不太敢打世界前三强的国家,如果是欺负一些像伊朗、沙特这种体量的国家美国倒是可以,但是后患无穷,况且中国呢?在外交上美国的表现就更加失败了。毕竟,现在有几个国家敢真正和美国一起联合封锁中国?澳大利亚也要和中国做生意的,新西兰实力弱小难堪大任,其他诸如欧洲国家更不想和美国为伍。所以啊,美国现在的处境,难。
建议美国先处理到自身的美债危机吧,如果想让别人买他的国债,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自己的信用,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狼狈不堪。毕竟,作为东方大国的印度现在也有当世界霸主的想法呢。